1月19日,我国气候局发布“2023年国内外十大气候气候事情”评选成果。当选国内十大气候气候事情的是:“杜苏芮”北上发威,引发京津冀稀有暴雨洪涝;云南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冬春连旱;12月强寒流创多地低温与积雪新纪录;2023年全国均匀气温再创前史新高;飓风“海葵”创粤港澳多地降水新纪录;河南遭受稀有“烂场雨”气候;春季沙尘进程猛增,多地PM10浓度飙升;初夏华北黄淮遭受多轮高温进程;广西北海极点降水改写多个前史纪录;强对流多点宣布,辽苏皖遭受强龙卷。
国外十大气候气候事情首要包含:地中海稀有飓风“丹尼尔”引发利比亚巨灾;巴西继续干旱,亚马孙河支流水位创前史最低;“全球欢腾”年代到来,地球均匀温度再创新高;澳大利亚西北部遭受“百年一遇”洪水;超级寒流侵袭美国,夜间风寒温度低至零下78℃;南美洲冬天似夏,最高气温超37℃;南半球热带气旋“弗雷迪”创最长生命史;美国夏威夷毛伊岛野火构成严峻伤亡;厄尔尼诺搅动全球气候,扩大极点气候;太阳风暴频发,北半球多地现激烈极光。2023年国内外十大气候气候事情评选活动由我国气候局主办,国家气候中心承办,国家气候中心、国家卫星气候中心、公共气候服务中心、气候宣扬与科普中心(我国气候报社)等单位参加。该评选活动旨在引起大众对气候灾祸和极点气候气候事情的重视,进步气候灾祸防护主动性和自救互救认识,进步全社会防护气候灾祸的才能。
2023年国内外十大气候气候事情概况请见下文 2023年我国十大气候气候事情
TOP 10
1.“杜苏芮”北上发威 引发京津冀稀有暴雨洪涝
2.云南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冬春连旱
3.12月强寒流创多地低温与积雪新纪录
4.2023年全国均匀气温再创前史新高
5.飓风“海葵”创粤港澳多地降水新纪录
6.河南遭受稀有“烂场雨”气候
7.春季沙尘进程猛增 多地PM10浓度飙升
8.初夏华北黄淮遭受多轮高温进程
9.广西北海极点降水改写多个前史纪录
10.强对流多点宣布 辽苏皖遭受强龙卷
2023年7月28日,飓风“杜苏芮”登陆福建晋江滨海(登陆中心最劲风力50米/秒,最低气压945百帕,强飓风级),掠过江西西部至安徽省宿松县境内中止编报,其剩余环流一路北上,先后影响华北、东北等13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。
7月29日至8月1日,受“杜苏芮”剩余环流与地势抬升等一起影响,京津冀区域呈现前史稀有极点暴雨。河北省临城县累计雨量最高达1003毫米,相当于当地两年总降雨量。北京市昌平区王家乡水库累计雨量达744.8毫米,为北京区域140年来最大雨量。京津冀区域呈现严峻暴雨洪涝灾祸,海河流域产生1963年以来初次流域性洪水。
8月初,“杜苏芮”剩余低压水汽通道合作东北低涡体系,使得东北区域遭受大规划强降雨,十条河流产生超前史最高水位洪水。
左图为2023年7月28日至8月5日全国降水量散布,右图为2023年第5号飓风“杜苏芮”活动途径
2023年1月1日至6月9日,云南全省均匀累计雨量仅有138毫米,为1961年以来前史同期最少,产生严峻冬春连旱。气候干旱日数多达102.9天,达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。中旱及以上和特旱面积最大别离达35.4万平方公里和17.6万平方公里,气候干旱强度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强。继续干旱对云南农业、水资源调度、生态体系产生较大影响,导致湖泊水位下降,江河库塘水量削减,多地呈现城市供水和乡村饮水困难。一起,风干物燥导致玉溪、腾冲、普洱等地产生多起森林火灾。
云南省剑川县2023年1月至4月降水量仅1.4毫米,气候干旱等级到达特旱,森林草原气候火险长期保持极高级级。
左图为2023年1月至5月云南省气候干旱面积改变,右图为2023年5月9日全国气候干旱监测图
2023年12月14日至17日,我国遭受一次全国型寒流进程,归纳强度为前史同期最强。全国60%以上国土面积最大降温起伏超8℃,158.4万平方公里面积降温起伏超14℃。寒流往后,冰冷气候又继续一周。14日至25日全国均匀气温仅有零下7.0℃,为前史同期第三低。北京0℃以下低温累计时长超越300小时,是自1951年有完好记载以来12月最长接连低温。受寒流和强冷空气的影响,华北、黄淮等地呈现大规划雨雪气候。山东半岛多地普降暴雪,多站积雪深度破本站纪录。威海市文登区22日积雪深度达74厘米,大起伏改写全省纪录。我国气候局接连十天发动寒流、暴雪二级应急呼应。
图中2023年12月14日至25日为我国前史同期第3冷
2023年,全国均匀气温10.7℃,较终年(9.9℃)偏高0.8℃,打破了2021年的纪录10.5℃,达前史新高。全国大部区域气温偏高0.5℃至1℃。其间山东、辽宁、新疆、贵州、云南、天津、湖南、河北、四川、河南、北京、内蒙古、广西等13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,全国共127个国家气候站日最高气温打破或相等前史极值。
左图为1961年至2023年全国均匀气温历年改变,右图为2023年全国均匀气温距平散布图
飓风“海葵”先后于2023年9月3日在台湾省台东市(登陆中心最劲风速50米/秒,强飓风级)、9月5日在福建省东山县和广东省饶平县(热带风暴级)滨海登陆。受其影响,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及港澳区域先后呈现强降雨。深圳7项累计雨量纪录被打破。香港天文台测得最大小时雨量达158.1毫米,为1884年有气候记载以来香港最高纪录,香港岛东南部赤柱测得24小时降水量达842毫米,打破香港日降水量前史纪录。
左图为飓风“海葵”全途径图,右图为2023年9月3日至14日累计降水量实况图
2023年5月25日至30日,正值麦收时节,河南遭受1961年以来同期影响规划最广、继续时间最长的连阴雨气候。全省105个县(市、区)接连6天呈现降水,继续阴雨日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。阴雨进程与河南多地小麦老练期高度重合,构成长期、大规划土壤偏湿,小麦老练收成进程被推迟,部分麦田呈现发芽、霉变、倒伏等灾情。
左图为2023年5月25日至30日河南降水量散布图,右图为河南周口市志愿者在麦田进行排涝作业
2023年我国共呈现17次沙尘气候进程,其间5次达沙尘暴及以上强度,沙尘进程次数为2011年以来最多。3月19日至24日,强沙尘暴气候进程影响北方20个省份,致使多地PM10浓度飙升,河北张家口市PM10小时峰值浓度超越9000微克/立方米,强度仅次于2021年。4月18日至21日,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陕西等地呈现沙尘暴,局地达强沙尘暴等级。甘肃省民勤县最低能见度仅有110米,PM10浓度极大值超越7000微克/立方米。大规划的劲风沙尘气候构成空气质量显着下降,对交通运输及人体健康构成较大影响,甘肃、内蒙古部分区域农业受灾。
2023年3月19日至24日全国沙尘进程强度散布图
2023年初夏,华北、黄淮区域遭受5轮高温热浪气候,累计有22个国家级气候站最高气温打破前史极值,49个国家级气候站打破6月前史极值。北京、天津超70%以上面积呈现40℃以上高温。6月22日至24日,北京观象台接连3天最高气温到达或超越40℃,为该站有气候记载以来初次。高温气候构成多起高温中暑、热射病等事情,一起构成大面积臭氧污染,给动力保供带来压力。
2023年6月21日至25日最高气温散布图
2023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屡次呈现极点降水事情。6月7日至10日,北海市6小时降水量最大达440.5毫米;9月8日至14日,飓风“海葵”剩余涡旋影响期间,铁山港累计最大雨量达600.8毫米;10月19日至22日,飓风“三巴”影响下,北海市银海侨港镇亚平气候站测得24小时最大降水量780.3毫米,均改写广西前史极值。北海国家气候站2023年降水量比终年偏多多半,改写我国1953年有气候记载以来最大值。
左图为2023年6月7日至10日广西累计降雨量散布,右图为2023年6月9日北海铁山港区兴港镇水淹景象
2023年全国共产生33次强对流气候。据不完全统计,经气候部门灾祸查询承认的龙卷风合计26个,其间中等强度以上龙卷风19个、强龙卷风9个,中等强度以上龙卷风较曩昔三年(均匀13.3个)明显偏多。3月22日至24日,湖南、江西、福建等多地呈现强风雹气候,局地风力达11至12级,江西赣州、福建南相等局地最大冰雹直径到达50毫米以上。6月1日,辽宁遭受龙卷风群发事情,一小时内呈现四个龙卷风。6月10日,江苏、安徽等地呈现极点强对流气候,安徽铜陵产生13级雷暴劲风,江苏南通产生龙卷风。9月19日,三个强龙卷风先后突袭江苏宿迁和盐城,致两地受灾严峻。
左图为2023年3月23日广西东兰县城区冰雹灾祸,右图为2023年9月20日江苏宿迁龙卷风受灾现场
2023年国外十大气候气候事情
TOP 10
1.地中海稀有飓风“丹尼尔”引发利比亚巨灾
2.巴西继续干旱 亚马孙河支流水位创前史最低
3.“全球欢腾”年代到来 地球均匀温度再创新高
4.澳大利亚西北部遭受“百年一遇”洪水
5.超级寒流侵袭美国 夜间风寒温度低至-78℃
6.南美洲冬天似夏 最高气温超37℃
7.南半球热带气旋“弗雷迪”创最长生命史
8.美国夏威夷毛伊岛野火构成严峻伤亡
9.厄尔尼诺搅动全球气候 扩大极点气候
10.太阳风暴频发 北半球多地现激烈极光
2023年夏日,欧洲多国遭受多轮高温气候,意大利、希腊、法国、阿尔及利亚等国都报告了新的日间和夜间最高气温记载。9月上旬,受反常暖海温影响,飓风“丹尼尔”(Daniel)在地中海生成,先后影响希腊、保加利亚及北非等地。10日,“丹尼尔”在利比亚登陆,多地呈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,最高日雨量达414.1毫米,创下当地降雨纪录。“丹尼尔”构成多国人员伤亡,并在利比亚东部引发严峻水灾,导致利比亚两座大坝决堤,超越万人罹难。
左图为“丹尼尔”卫星监测图(风云三号D星),右图为飓风“丹尼尔”引发利比亚严峻水灾
2023年7月至9月,受快速开展的赤道东太平洋暖水事情影响,巴西亚马孙河流域降雨继续偏少,累计雨量为1980年以来同期最少。第二大支流内格罗河水位10月16日降至13.59米,打破了2010年创下的最低水位纪录,为1902年有记载以来最低。最长支流马代拉河水位也降到前史最低,导致巴西第四大水电站圣安东尼奥水电站停运。旱情还导致巴西水路交通大面积中止,偏远区域食物、饮水、药品缺少,超越48万人遭到影响。
2023年7至9月南美洲降水大面积偏少
由世界气候安排(WMO)整合的六个数据集显现,2023年全球年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(1850—1900年)高出1.45±0.12℃,成为有记载以来最暖的一年。6月至12月每个月的全球气温均创下了新的月度纪录。7月和8月是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两个月。监测显现,2023年南极冬天海冰面积于9月10日到达年度最大值,仅有1696万平方公里,是1979年有卫星观测数据以来南极海冰面积峰值的最低纪录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感叹,“全球欢腾”的年代已到来。《联合国气候改变结构条约》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(COP28)到达“阿联酋一致”,各国执行一致,加速举动,应对气候改变刻不容缓。
左图显现近几十年全球均匀气温陡升,2023年再创新高,右图为2023年9月南极海冰面积距平图(赤色表明较终年削减)
2023年1月初,坐落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刚进入盛夏,遭到热带气旋“艾莉”(Ellie)影响,西澳大利亚州遭受强降雨致多地被淹,呈现“百年一遇”的洪水。流经金伯利区域的菲茨罗伊河水位1月4日到达15.81米,改写了2002年创下的13.95米最高水位的纪录。很多洪水倾注而下,构成了一个宽50公里的“内海”,一些桥梁被洪水吞没受损严峻,很多民宅被毁,数百人无家可归。
西澳大利亚州菲茨罗伊河流域真彩色合成图(左图:2022年12月17日,右图:2023年1月8日,风云三号D星)
2023年2月初,北半球强冷空气活动频频,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席卷北美,加拿大中部、美国北部等地周均匀气温较终年偏低4℃以上。受极地南下寒流影响,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芒特华盛顿天文台记载下的夜间风寒温度低至-78℃,创美国最低纪录。华盛顿山等地气温低至-43℃至-45℃。康涅狄格州、马萨诸塞州、纽约州等多地都在2月4日打破当地低温纪录。罗德岛普罗维登斯气温降至-22.8℃,为1918年以来最低值。继续强寒流导致美国东北部多地大规划停电、路途封闭、1946个航班延误、多所校园停课,超越2000万人遭到影响。
左图为2023年2月7日北美区域最低气温散布,右图为低温构成的雾凇压弯树木
2023年7月中旬,处于南半球冬天的巴西部分区域呈现超越37℃反常高温,创下该国当月最高气温纪录。阿根廷、玻利维亚、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也相继呈现反常高温,并创下一系列7月最高气温纪录。8月,南美洲多国“冬天似夏”继续,智利最高气温到达破纪录的37.8℃,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8月1日均匀气温超越30℃,远高于终年均匀值14.4℃。
2023年7月中旬南美洲最高温度空间散布图
2023年3月13日,热带气旋“弗雷迪”(Freddy)削弱为热带低压,完毕了长达35天的生命史,创下继续时间最长、南半球累积气旋能量指数最高级多项纪录。“弗雷迪”移动轨道达1.2万公里,为2000年以来第一个完好穿越整个印度洋的热带气旋,其带来的强降雨和强风气候在马拉维、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等国构成水灾、风灾、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祸,导致数百人逝世、数万人颠沛流离。
“弗雷迪”移动途径横跨印度洋
2023年8月8日,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产生严峻野火,岛上大部分区域被炸毁,上百人逝世,数百个家庭颠沛流离,成为美国百年来引发逝世人数最多的野火事情。气候改变正在加剧全球部分区域产生野火的可能性,2023年北美多地呈现破纪录野火,加拿大遭受的损坏程度更是史无前例:继续超越5个月,6500多起火灾,总过火面积达1850万公顷,是十年均匀水平(2013—2022年)的六倍多。据不完全统计,加拿大野火累计构成额定碳排放量超4亿多吨,是前史年度最高纪录的三倍多。
2023年8月10日毛伊岛野火监测(风云三号D星)
2023年5月以来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继续偏暖,逐步开展成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情,估计将继续到2024年春季。厄尔尼诺事情引发全球或区域气候反常,叠加全球变暖效应,具有扩大极点气候效果,成为暴雨洪涝和高温热浪等灾祸的“暗地推手”。11月索马里区域产生继续性强降水,南部降水量较终年同期偏多2倍以上,局地最大候降水量超250毫米,引发了严峻洪涝灾祸和人道主义灾祸。
2023年12月海表温度距平散布图
2023年,太阳活动频频,共爆发了11次大耀斑,引起7次大地磁暴。受其影响,全球多地观测到极光现象。北京作为地磁纬度比较低的区域,在12月初的磁暴进程中也观测到极光。世界民航安排4个全球空间气候中心全年已累计宣布230余期高频通讯类咨询报和350余期卫星导航类咨询报。空间气候事情的影响明显加大,全球屡次呈现短波通讯中止、导航精度下降的情况,其给相关职业范畴带来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。
左图为2023年12月1日至2日北京观测到极光,右图为大兴安岭绚丽多彩的极光
作者:刘蕊
修改:李倩 王亮 王素琴
图片来历:国家气候中心
发布:刘佳
审阅:崔国辉